國內生物能源的整體狀況分析
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出現,主要指利用玉米、甘蔗、薯類、作物秸稈、油料作物和廢油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產品。當前,生物能源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但各國的發展思路卻差異很大。美國、巴西等國著力發展以玉米、甘蔗等糧食作物原料的生物乙醇,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主要利用生物廢棄物制造生物柴油,一些東南亞國家則致力于從棕櫚油中提煉生物柴油。
目前,我國的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淀粉獲蔗糖為原料生產,在國際糧食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我國各界普遍把眼光投向了木薯、菊芋、油桐、麻瘋樹等非糧作物和玉米芯等生物質廢棄物。
雖然我國已實現以玉米、甘蔗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產業化生產,但生產裝置在液化、糖化、發酵等工序和分離、系統滅菌等技術環節與發達國家裝置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以木薯等非糧作物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尚處于技術試驗階段,要實現大規模生產,還需要在生產工藝和產業組織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以廢動植物油生產生物柴油的技術較為成熟,但發展潛力有限。以油料植物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技術尚處于研究試驗階段,還需要經過工業性試驗后才能開始大規模生產。對后備資源潛力大的纖維素生物質燃料乙醇和生物合成柴油技術還處于研究階段,離工業化生產還有較大差距。